1948年1月初,华野11纵领导进行了调整,管文蔚、姬鹏飞等调离纵队,胡炳云任纵队司令员,张藩任政委。
胡炳云在基层这么一走,发现这还不是个别现象,战士们个个只想打进攻战、歼灭战,不愿意打阻击战、牵制战。
战前如何进行防御,纵队分歧也很大。经过讨论,最后纵队党委确定,31旅为先头部队,兼程西进,抢占并展开于范家湖至榆山一线,构筑阵地,阻敌东援。
10月济南战役后,党中央和毛泽东准备发起淮海战役。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,是歼灭黄百韬兵团。
这次打阻击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11纵要在宽达12里的正面挡住敌人,东援之敌配有20多架飞机、100余辆坦克和100余门重炮。
于是,他在阵地上和战士们唠嗑,唠了一整天,又是从战略全局的高度,讲打好阻击战的意义;又从这次全歼黄百韬兵团的目的出发,进一步统一思想。
胡炳云展开一看,全是决心书,有的写着:“决心同仇敌忾”,下面一个歪歪斜斜的大签名;有的写着:“坚决拦住东援之敌”,下面一个歪歪斜斜的大签名。
结果,他和蒋峻基走出老远,一回。
胡炳云看着这些急急赶出来的决心书,说:“我下连队,一听你们闹着要打进攻战,就着急了。现在,我什么都放心了,胜利后再相见!”
而11纵重兵器少不说,这些年一直在苏北平原水乡作战,缺乏山地防御作战的经验,因此,要在12里长的地段打阻击,其难度是可以想像的。
当黄百韬兵团被包围在碾庄后,陈毅和粟裕命令胡炳云11纵星夜兼程,向西开进至徐州以东地区,配合7纵、10纵阻击东援之敌邱清泉、李弥两兵团,以保证华野主力歼灭黄百韬兵团。
而且,敌军运输车辆多,机械化程度高,全是美械武器装备,随时可以在一个地方来个几百人乃至上千人的大冲锋。